
IPO主动撤回却仍然被中国证监会重罚,这在A股历史上应该是首例,实属罕见。而且这个处罚还是在2024年A股加速暴跌创纪录后,证监会换帅后的第二天发布,这个信号就显得非常不同寻常了。
近日,中国证监会对外正式公布了对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内容显示,该公司2021年8月首次提交A股科创板的上市申请。但在中国证监会的例行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随后该公司在2022年的7月份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现在相当于是时隔一年半后再对这个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处罚结果主要包括该拟上市的公司,还有其背后的相关责任人。其中上海思尔芯公司是被罚款400万元。其背后的责任人包括时任的董事长、总经理等是每人罚款300万元。其他的董事、副总裁、首席财务官、监事会主席等是分别处以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的罚款。这次上海思尔芯公司和背后的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的金额是1650万元。
这相当于IPO还没上成,上市的红利还没有享受到却因为财务造假被罚了1650万元。这用我们的一句俗话讲就是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任何财务造假行为都将严惩,开创A股的历史先河。
上海思尔芯公司是首例因为拟上市过程中被发现财务造假现象后主动撤回上市材料还仍然被重罚的公司。所以这算是创造了中国股市的一个先例。以往大多数被发现财务造假现象后基本都是主动撤回材料后就不追究了。这样对于这些想上市的公司而言是一点威慑力都没有。反而会激励不少公司仍然选择铤而走险的去美化报表甚至财务造假来糊弄村里的审核人员。
而这次上海思尔芯公司被重罚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后续的类似行为的处罚做了先例和表率,开创了先河。所以上海思尔芯公司的IPO主动撤回仍然被重罚算是中国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标志,树立了一个分水岭
